当前位置:常识百科馆>运动健康>旅游>

中华鲟图片|中华鲟园图片攻略

旅游 阅读(3.32W)

中华鲟是底栖鱼类,食性非常狭窄,属肉食性鱼类,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,在海洋主要鱼类为食,甲壳类次之,软体动物较少。河口区的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,产卵期一般停食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华鲟和中华鲟园吧。

操作方法

(01)中华鲟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,也是活化石。 中华鲟体型修长,体纺锤形,头尖,头顶骨片裸露。口下位,呈一横裂。口前吻腹有2对须。体被5列骨质化硬鳞,背部1列,体侧及腹侧各2列。尾鳍为歪形尾,上叶长,下叶短。

中华鲟图片|中华鲟园图片攻略

(02)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.0~8.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。当pH下降时,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,酸性增大,溶氧量降低,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;当pH过高时,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,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。

中华鲟图片|中华鲟园图片攻略 第2张

(03)在垂直游泳阶段,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。转为底栖后,趋光性消失。一般光照强度对仔、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,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,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。

中华鲟图片|中华鲟园图片攻略 第3张

(04)中华鲟为洄游性鱼类,栖息于大江河及近海底层。中华鲟虽然个体庞大,摄食只以浮游生物、植物碎屑为主食,偶尔吞食小鱼、小虾。中华鲟具有自己独有的生活习性。它们繁衍生息需要往返于长江、大海之间,也就是说,中华鲟是典型的咸水、淡水都能生存的洄游性鱼类。每年夏秋,成群结队的中华鲟由回来了生活在长江口外的浅海域回游到长江,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,才回到自己的“故乡”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。产后,待幼鱼长大到15cm左右,这些“游子”又携带儿女们,顺流而下,旅居海外。

(05)中华鲟园中华鲟鱼馆(中华鲟园)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黄柏河江心岛,以展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——中华鲟而得名。该园游客可欣赏到享有“水中大熊猫”美誉的各种规格中华鲟,以及多达上十个品种的世界各国鲟鱼,而且还可以看到湾鳄、扬子鳄、胭脂鱼和种类繁多的热带鱼及长江名特鱼类。

中华鲟图片|中华鲟园图片攻略 第4张

(06)中华鲟鱼被誉为黑色黄金。为中国一级保护的水生动物,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,它个体硕大,形态威武,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。鲟鱼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.4亿年的历史。鲟鱼和骨髓(俗称龙筋)有抗癌因子,素有“鲨鱼翅,鲟鱼骨,食之延年益寿、滋阴补阳”之说。

中华鲟图片|中华鲟园图片攻略 第5张

(07)1982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采纳鱼类专家的建议,指定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成立了救护中华鲟的专业机构--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。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投放中华鲟规格幼鲟30万尾以上。自1984年第一次人工繁殖以来,已累计向长江投入各种规格的中华鲟幼鲟444万尾,放流大规格的胭脂鱼种6500尾。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在以保护中华鲟为首要宗旨的同时,在国家法律政策充许的范围内开展多种经营,1993年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了中华鲟园。中华鲟园地处湖北省宜昌县小溪塔集锦路河心岛上,占地面积189亩。鲟园地理位置优越,机场、火车站、港口等近在咫尺。

(08)园内设鲟鱼馆、标本馆、鳄鱼馆、水族长廊等。鲟鱼馆展示有古生物长江鱼王——中华鲟,及美国匙吻鲟、俄罗斯鲟、黑龙江史氏鲟和最具生长优势的杂交鲟。鳄鱼馆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扬子鳄、大型野生动物湾鳄;园内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水动物娃娃鱼、胭脂鱼。“三峡渔村”可供游人品尝长江水产品。

中华鲟图片|中华鲟园图片攻略 第6张

(09)毛泽东主席在批建葛洲坝之前,曾多次指示,建坝首先要考虑“三救”,即救鱼、救船、救木。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,阴隔了中华鲟的回游通道,为了救护中华鲟,国家成立了专门救鱼机构--中华鲟研究所。中华鲟园为湖北省旅游定点单位。中华鲟园几经改造现已建成为集环保、科普、教育、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观赏园。

中华鲟图片|中华鲟园图片攻略 第7张